“變廢為寶” 看一個小村莊的綠色選擇(視頻) |
|||
來源:央視網 | 發布時間:2022年06月21日|||
摘要:
剛開始只是在道路鋪設上嘗試使用再生透水磚、再生道路材料等再生產品,沒想到效果卻很好通過資源化處置,將建筑垃圾“變廢為寶”制成再生產品,在懷柔區的這家處置中心已累計生產再生骨料近300萬噸、再生道路材料45萬噸、再生水泥制品超90萬平方米,其中大量的產品應用在了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領域。 |
|||
綠色中國“加減法” | “變廢為寶” 看一個小村莊的綠色選擇 央視網消息: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建筑垃圾大量產生。根據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測算,近幾年我國城市建筑垃圾年產生量超過20億噸,如何回收利用建筑垃圾成為全社會必須面對的新考驗。在北京懷柔,一個小村莊成功地把建筑垃圾“變廢為寶”。 北京市懷柔區有個口頭村,有600多年的歷史。近兩年,口頭村開展古村落恢復工程,可建設者卻犯了難,要想讓村子恢復古風就要購進大量天然材料,成本高昂不說,時間消耗也難以承擔。犯難之際,村子周邊堆放的建筑垃圾讓建設者們想出了辦法。 北京建工資源循環利用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李爍:像這種步道的材料就是再生骨料,循環利用這些材料,就地取材。 剛開始只是在道路鋪設上嘗試使用再生透水磚、再生道路材料等再生產品,沒想到效果卻很好?,F在,村里的路面、田里的小路甚至建筑的院墻都用上了再生材料。因為價格便宜而且質量好,很多村民也自發的使用起了再生材料。 不只是口頭村,在懷柔區,當地很多基礎設施建設都大量使用了再生產品。 記者:我手上拿的這塊再生透水磚就是由身后的這些建筑垃圾所生產的骨料制造的,在這個處置中心,每年可以處置180萬噸的建筑垃圾。 自2018年,北京市懷柔區建立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中心以來,至今累計建筑垃圾處置量突破500萬噸。如果按照傳統填埋的方式,以平均10米的填埋深度,這些建筑垃圾也將占用近50個標準足球場的土地面積。 通過資源化處置,將建筑垃圾“變廢為寶”制成再生產品,在懷柔區的這家處置中心已累計生產再生骨料近300萬噸、再生道路材料45萬噸、再生水泥制品超90萬平方米,其中大量的產品應用在了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領域。 |
|||
|
相關新聞
|